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 
       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
东方花都杂志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文章列表

黄 祥:不重名利皆为民

 二维码 593



黄祥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四0二医院一位老主治医师。他医术精湛,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做出较大贡献,诊疗档案评比获全军第一。


立志从军报国


黄祥,1930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振伦村。祖上是山东人,祖父兄妹七个,跟随长辈先逃荒到辽宁,祖父饿殍途中。后来,全家20余口人,奔波辗转逃到黑龙江定居下来,凭着人多吃苦能干,垦荒5墒,租地250亩,在风调雨顺之年,勉强糊口度日。母亲乍到北疆,不耐酷寒,身患痨病(肺结核),医治无效而亡。黄祥悲痛至极,立志学医。黄祥的启蒙老师姓郝,既是教书先生,又是治病的郎中,对他教益颇多。但因家境困窘,黄祥只上了三年学,就辍学为富人放猪,贴补家用。但他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,仍一边打工一边跟郝老师学医。


▲1948年夏,在黑龙江军区卫校入伍留影


1945年,日军投降后,东北抗日联军接管海伦县。黄祥在郝老师鼓励下,打算报名参军入伍,可是家长坚决不同意,他没能如愿。部队开拔后,他和几个发小追赶队伍。家长们发现孩子失踪,追出200多里路,才把他们领回家。父亲怕他再次出走,要他先结婚再从军。妻子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,大他4岁,叫李淑芹。岳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、村妇会主任。在岳母的熏陶下,他更加热爱共产党,积极参加区里的革命活动。1948年春节刚过,他背着家里人,偷偷报名参加了解放军。妻子非常支持他的选择,在娘家准备了一摞干粮,并送他去区政府。区政府离海伦县130多里路,他唯恐父亲变卦追他,一天一夜就赶到了县城。妻子替他圆谎,说他参加县里的培训,不几天就会回家。待父亲知道真相,他已经穿上军装,编入省军区卫生学校学医了。


辽沈战役前夕,部队从黑龙江往沈阳转移。炮兵在前,步兵在后,黄祥是步兵,跟在载炮的马车后面行军。天气也越来越暖,越往南走越热,战士们依旧是入伍时的棉衣,闷热难以坚持,黄祥把棉衣撕个口子,将棉絮掏出来,打成捆背着,以备天冷时再把棉絮填进去。卫生员身上常备两种物品,一袋子石灰和一包盐。每逢取水饮用前,卫生员先取一杯水把石灰投入水杯,亲自尝水,确定无毒,再让战士喝。盐是用于伤口消毒的。辽沈战役期间,他们在长春外围救治伤员。一天午饭时,突然敌机空袭,他们立即把伤员转移到树林里隐蔽。他的同事小高,为掩护伤员被炸掉了一条腿。他急忙把小高背进高粱地,没有止血药品,就把棉絮蘸上盐水堵住伤口,把衣服撕成布条当绷带。最后小高因失血太多,躺在他怀里死去。死前还说:“我才16岁,还要上前线杀敌呢……”这件事儿,深深印在黄祥的脑海里,终生不忘,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动力。辽沈战役结束后,黄祥作为省军区独立大队12团2营7连卫生员,没有跟随大部队进关,而是留在山海关看守俘虏。俘虏太多,看守人员太少,全是文职人员,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,万一俘虏反水,后果不堪设想。黄祥和战友们不敢掉以轻心,荷枪实弹,日夜坚守,百般警惕,没有发生一点意外,事后受到上级的表扬。1950年,黄祥调入沈阳炮兵第6师35团卫生队学习,由于刻苦努力,成绩优异,被团党委评为文化学习模范。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治病一专多能


1951年,黄祥由陆军转为海军,调到青岛海军炮兵学校参加第一批军医培训。学员中有大学生、中学生,学识都比黄祥高。黄祥虽然只读过三年小学,可他以超常的毅力,终日奋读,学习成绩竟然稳居全班第一,被选为班长,评为模范学员。1953年,1954年,他连续两次荣获三等功,校长戈非亲自为他颁奖。他毕业后,被分配到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门诊部当医生。由于工作出色,后勤部夏部长要推荐他到齐齐哈尔第一军医大学深造,他婉言拒绝说,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,还没有报效国家,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锻炼。


▲1955年,全军授衔后,于青岛留影


位于青州的海军四0二医院,建院初专治结核病,极缺医师。黄祥不怕传染,不怕艰苦,1958年从大城市调到小县城,成为四0二医院的一位医师。病号主要来自北海舰队、东海舰队、南海舰队、后勤等全国所有海军部队的结核患者。由于医生缺少,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,有时一天手120多个病号,累得回到家中一声不吭,饭也不吃,倒头就睡。


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,碑中间的巨型花岗岩是从青岛崂山开采的。当时没有采石机械,全靠人工开凿,难免磕破碰伤。黄祥奉命到崂山协助采石。他白天为伤者医疗,晚上同战士们轮流值班,即使自己生病发高烧也不离开岗位半步。


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,结核病终于成为可防、可治之病,病号越来越少,四0二医院也由专科医院改造提升为综合性医院。俗语道:“看病不看癣,看癣不露脸。”说明皮肤病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。为了攻克顽疾,黄祥主动申请到重庆西南医院皮肤科进修,专门学习钻研皮肤病治疗。重庆闷热潮湿,北方人乍去很不习惯,夜间难以入睡,为不影响学习,他把冷水泼在床上,强制入眠。凭着他天资聪明,又勤奋刻苦,在西南医院进修的两年中,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。


1957年6月,在青岛任职留影


回到四0二医院后,他利用所学之长,对良性瘙痒、牛皮癣、风疹病等分类施治,手到病除。有时症状相似,往往病根不同,一个儿童腰患疱疹,久治不愈,经他细致观察分析,最后诊断病因在肠道,经手术后很快得以痊愈,成为当时全国第二个医治此症成功的病例。在长期的实践中,他研究出冷冻治疗皮肤病的新疗法,疗效提高数倍,得到北海舰队后勤部嘉奖。新疗法论文收入《潍坊科技汇编》,同时在军内医刊发表,并被国家卫生部约稿刊发。在他任职期间,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皮肤病患者,为病人解除痛苦。至今,他还保存着一摞像集,全是皮肤病治前和愈后的对比照片。一张张康复的笑脸,记载着他半生的功绩。


“内不治喘,外不治癣”,喘是肺结核等疾病,癣是指皮肤病。这两个疑难病症,谁都不愿意啃的硬骨头。黄祥啃了,而且“啃”出了名堂。另外,他还是内科、传染科、妇科等方面的行家里手。许多患者指名道姓要黄祥诊治,足见他一专多能、医术高明。


奉献不计名利


门诊部是医院最重要、最辛苦的部门,重病急病须当机立断,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。黄祥长期在门诊工作,除了接诊病人,医院的伙房、水房、牛奶房的卫生防疫也由他主动承担起来,并且从未出过差错。一天深夜,电话铃骤响,他披衣出门,冒着大雨赶往门诊部。医院附近普通公社的一个幼儿患急性脑膜炎,已经奄奄一息,他立即投入抢救,经过一夜的急救,使患儿转危为安。家长为感谢黄祥、感谢解放军医院、感谢共产党的救命之恩,为孩子取名“党生”。1976年唐山大地震,急需部队医疗队支援,他第一个报名,由于他血压太高,医院没有批准。当时全军一级战备,要求在岗值班,他吃住在门诊部,坚守岗位月余,直到解除战备警报,他才回家休息。他对任何工作都认真细心,门诊医疗档案齐全、规范,在全军医院医疗档案大比武中,四0二医院名列第一。


▲黄祥所获得的部分奖章和纪念章


黄祥是出了名的“拼命三郎”,在担任医院党委委员期间,一次他刚做完一台大手术,就赶到会议室开会,由于劳累过度,晕倒在会议桌上。幸亏抢救及时,才从急性冠心病发作中抢救回来。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,医院周边群众因缺乏蛋白质,普遍水肿。他跟同事们推着豆粉,到普通公社有关大队公共食堂熬豆浆,一碗一碗分给水肿病人,他自己却一口不喝。数月后,几个大队患水肿群众都病愈了,他却患了水肿病。同事们直埋怨他太死板,他却说:“我是共产党员,怎么能多吃多占呢?”


1966年,黄祥晋升为主治医师,1986年晋升为四0二医院门诊部主任。职位高了,权力大了,认识的人也多了,但他从不以权谋私,也不走门子,不拉关系。子女就业工作,他向来不搞特殊,任凭组织安排,或靠子女自己的能力。被他治好病的人很多,病人总想送点礼物表示感谢,他一次都没有接受过。1988年,黄祥离休后,莆田一家民营医院,慕名而来高薪聘请他坐诊。他不为重金所动,继续在军队医院默默无私奉献。有地方诊所向他讨教治疗牛皮癣的特效药。他毫不保守,把药方倾囊相授,并再三叮咛如何制作,如何控制用量、用法。


黄祥谦和厚道,简朴低调,从不炫耀自己。1993年,重庆西南医院邀请他参加学术研讨会,他是被邀请的著名专家,在合影留念时他坚决不坐前排。每逢职位晋升、职称晋级、评选先进等,黄祥总是谦让,从不与同志们争抢。即使这样,到他离休时,团级以上的立功、嘉奖还有18次之多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想想死在自己怀里的战友,还有什么名利可争的。”


▲离休后,1997年在青州留影


人物简历:



黄祥,技术七级,1930年1月出生,黑龙江省海伦县人,1948年4月入伍,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卫生员、护士、军医、海军402医院门诊主治军医、副主任等职。荣立三等功3次,获“五好战士”6次,嘉奖多次。1955年授解放奖章1枚,1988年授胜利功勋荣誉章1枚。1988年7月离休。

(文/刘继孔)


上篇阅读:赵国荣:枪林弹雨救伤员    李 德:家国情怀显本色

推荐阅读:云门山上不老松   青州风俗之惟茶是饮   夹涧村六举人   高山仰止——记柱国太保兵部尚书邢玠   永远的母校——纪念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建校110周年   老年间青州的交通工具   青州龙兴寺始末「上」   青州龙兴寺始末「下」   益都县文工团轶事(上)    益都县文工团轶事(下)   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   郑母的香山   齐鲁古道   青州古道   说说历史上的青州兵   青州老火车站轶事   青州南燕皇家文化永放光芒   青州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外国人   朱元璋在青州及山西大移民   明代青州衡王府用瓷浅探   郑母洗耳河   青州老街巷赏析   陈家车马古村   千古神龟八角山——青州八角山纪游   青州砖雕欣赏   “柳泉侯国”初考——青州“五古城”说   刘传功 | 原驻青州尧王山某部血战越南战场纪实



官方微信
读者咨询
 
 
 
 
 联系方式
座机:0536-3267295
邮箱:dfhd99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