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 
       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
东方花都杂志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文章列表

打春庆典在青州

 二维码 623


立春,民间谓之打春,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岁时节日。时序春夏秋冬,立春为一岁之首,农为百业之本,是春天的开始,意味着严冬已经过去,万物即将复苏。春是孕育,是生长,一年之际在于春,各项农事活动就准备进行了。中国原本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,为了表达对于农事活动的最大重视,立春这一天,全国各地从上到下,都要举行盛大的迎春祭奠与庆祝。这项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,据史书记载‘周公始制立春土牛’。牛是农民的宝贝,耕作的伙伴。为了来年的收获与丰收,需要鞭策耕牛与人协同,奋力耕耘,鞭策春牛也是鞭策自己,于是便有鞭打春牛做催耕之举。有千百年来,立春日打春牛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,成为迎春庆典的中心内容,立春也就被称为打春了。正因为立春庆典,能够迎合百姓对于丰收的企盼,具有催人奋进的意义。所以,从朝廷到各级地方政府都亲力而为,祭拜农神先农氏,亲手鞭打春牛并躬身耕作。使立春庆典成为全民参与的狂欢节日,这时日不管是如何改朝换代,这打春的习俗,一直是连绵不断地延续着进行着。这就是原本所谓的“春节”。只是换了民国,提倡阳历,把旧历的正月初一元旦日,让给了阳历的一月一日,那正月初一怎么办,只好拿来这春节顶上去。原本热闹非凡的立春日,也就日渐萧条了。

立春庆典迎新春,企盼来年大丰收。从朝廷到地方,都有专门的祭奠场所,那就是祭拜农神的先农坛。祭拜的礼仪程式甚至祭品都有基本的规程。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,迎春的庆典活动也就各具特色。青州,旧为府治,齐鲁礼仪之邦,依山傍海,居地丰饶。其立春日祭拜先农举行农耕仪式,那是一年最重要的活动,可谓是春潮涌跃动全城。首先是府县最高官员必须参与。在清代,雍正帝有上谕,以此‘欲令守土之官俱行耕耤之礼,使之知稼穑之艰难,悉农民之作苦,劳天时之晴雨,察地力之肥硗’。为此,地方官员须提前斋戒沐浴,清心寡欲,素服以待迎立春庆典。立春的前一天,即有春官儿,全城满街跑,边跑边喊:“春来了,春来了!”这是通知,让全城知悉,更是增添一种浓重的气氛。春官照例是由叫化子装扮的,这天的春官有好事,可以到沿街商铺任意地取点拿点。店家这天也高兴,求好运,讲施舍,纷纷給赏钱。

立春一早,祭拜队伍先在县府门前集合,府县官员率全体幕僚并各乡约耆老,农夫列队迎候春牛上场。这只春牛体型硕大,一般是长八尺,高六尺,奋蹄昂首,角系红彩,置放于木案,由十六人抬起。这时锣鼓鞭炮齐鸣,众礼毕就由这只春牛为先导,官员在前,庶民随后各处的民间娱乐演出队伍跟上来,组成一只浩浩荡荡的巡游大队,沿县前街向西,南折估衣市街,东向卫街,出东门,过吊桥,经辘碌把街,粮食市街,春牛街最后到达府城先农坛。这条巡游的路线,是一段相当长的途程。沿途百姓蜂拥街头,有的是几十里路赶来,为的就是观看这春日街巡。当年东门里沿街店铺,都有二层楼,每到立春日,平日不太出门的太太小姐,就是从这楼上往下观春景,楼便被称作‘观春楼’。看这春巡,最先看到的是壮汉抬着的大春牛,满身遍涂黄泥,昂首奋蹄向前。只见木案上那个牵牛的小子,据说是由叫花子头扮演,这是他的专利。百姓这角色叫‘要嘛’,青州话音yaoma,似我,也是会说不会写,知其本意是一个叫他上西他偏向东的捣蛋鬼。其实,这牵牛的角色应该是芒神,也就是春官,不知怎么的,在青州竟成了要嘛。他头扎一支辫,涂作三花脸,裤腿分红绿,蹚着一只鞋,跑来跑去,牵牛头,拍牛腚,打着把式扮鬼脸,竟把这抬案作戏台,尽情地表演着。当官员的大轿走过去,后面便是闹花灯。各街区,各乡约都有各自的拿手戏,高翘,龙灯,马灯,船灯,驴灯甚至还有粪篮子灯,沿街尽情做表演,最后到达先农坛。

青州的先农坛就设在东关与东关头村之间路南。这是按照朝廷规制,各地先农坛须设于城东洁地,庙堂面南,设先农神位。庙堂两侧厢房,分别摆设农具,有农夫在此专门管理。按规制此处有地四亩九分,供守土官员耕种,而有农夫在此,想那官员们也难得亲力亲为了。再说这大队进入先农坛,神位前按规制摆放祭品,随即举行祭拜仪式。以府县官员为首向神位行大礼。祭拜礼仪一结束,真正的打春便开始了,府县主官接过五色鞭,分别抽打牛头牛腹牛尾各三下,着就由耆老农夫打。最后那围观的百姓便蜂拥而上,手脚并用打春牛。说到青州府的春牛,那可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。这牛是由荆条编制的。青州山区百姓尤善荆编,于是每年春牛扎制任务就由乐善等山区乡约承担。选择上好的荆条,荆编的高手,有专门的场所,一般都是在府文庙内编扎春牛。编制成型后置于木案,就要往牛腹填充,大概就是柿饼,软枣,柿皮,山楂,核桃等,也就是青州干果类特产,填得越多越显富裕。最后就是给牛身涂泥皮,此时正当严冬酷寒时,那泥带冰茬,人冻手裂,以至青州地方便有“春牛上泥冻层皮”的俗语了。说到百姓拍打春牛,直到连打带扯牛身零散,露出一片干果,更引得娃娃们踊跃上前。据说得一些春牛体腹的食品,甚至拣一片牛身泥皮,都会给人带来好运呢。以至于这春牛以火焚之后,还有人在扒着余烬找柿饼,拣山楂。

这就是当年青州闹打春。岁初节气第一个,辞旧迎新盼丰收。这个全民参与的节日,听说民国初年还在继续着,停止大概是在蒋记南京政权成立后。

2012.3 NO.1 第一期(总第七期)

官方微信
读者咨询
 
 
 
 
 联系方式
座机:0536-3267295
邮箱:dfhd99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