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春节贴福字的趣事 二维码
694
每逢农历新年佳节,从我国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乡村,海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,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的“福”字,这一世代绵延的福文化景观,彰显了华夏民族对“福”字的信仰和崇拜。据考证:“福”字从甲骨文时代就是美好祝福的意思,经过这几千年的传承,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厚。 春节贴“福”字实际上是企盼“五福”的意思。“五福”一词来源于《尚书·洪范》一书,对“福”字的解释:“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这就是说,福包括五个方面:即长寿、富有、健康、安宁、美好品德和老有善终。长寿是指寿比南山,命不夭折且福寿延年;富贵是指恭喜发财,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;康宁是指身体健康且安宁;好德是指品德高尚,且宽厚宁静;善终是指善始善终,能预先知道自己生死的情况。人临命终时,没有遭到横祸、身体没有病痛,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,安祥而去就是福。我们所讲得“五福”归根结底,健康是福。但这里的健康,也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,精神健康也是很重要。健康不是一切,但失去健康就没有一切,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。健康与财富相比,前者是1后者是0,健康这个1不倒,0才有价值。否则有多少0,也只是0,既无福享受,最终都是虚妄。既然健康是福,我们就要珍惜健康,追求健康。也就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,珍惜别人的生命,努力做到这一点,就是一个五福齐全的人。这就是春节贴“福”字的一层意思。 春节贴“福”字实际用意还是为了避祸。传说洪武二年,(1369年)朱元璋出宫微服私访,当他走到南京城南一处集市时,看见许多人围着一幅画指指点点,只见那画上画着一个淮西赤脚女子,怀抱一个大西瓜,朱元璋大为不快,这不是明明在嘲笑自己的皇后“马大脚”吗?在当时马皇后因有一双大足而天下闻名,这作画之人肯定是借此画讥笑马皇后出身寒微,没有裹脚。皇帝越想越气,想这作画之人竟敢侮辱母仪天下的皇后,一定要严惩!朱元璋将这一事暗记在心,回宫后便吩咐御林军到集市上调查,将作画之人与围观者都要登记在案,准备全部杀掉。为了好区别,朱元璋让御林军在没有观画、讥笑和围观的住户门上贴上“福”字,以便军士第二天到没贴“福”字的人家抓人杀掉。马皇后从侍从处得知这一消息后,感到不妙,她立即暗中派人在全城各家各户门上依样贴上了“福”字,第二天家家户户“福”字盈门,御林军见状无法下手,终于消除了一场大祸。从此,人们一到春节,便在门上贴大红“福”字,后来不仅在门上,还在窗上,树上,粮囤上贴,以图吉利,躲避祸灾。 春节贴“福”字,还有向往富裕的意思。在青州地区还有这样一个传说。西周时期,齐国姜太公有着贵族的血统,为炎帝神家之后,然而到了姜太公这一辈,家庭已经落败。姜太公为了生计,做过杂七杂八的活计,如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,在孟津卖酒。姜太公的妻子嫌贫爱富,见姜太公如此穷困潦倒,便弃他而去。而姜太公一直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,他熟记兵书,精通治国兴邦之道,便在渭水垂钓,等待时来运转的那一天。西伯侯姬昌的到来,使他的才华得以见到天日,姜太公先是辅佐周文王初定国势,后又辅助周武王起兵伐纣,统帅有道术之士,经过多次血战,终于完成了兴周大业。这也就有了如下的“姜子牙封神”的故事:姜太公接到元始天尊的敕令,在岐山的封神台上,发榜365位正神。这其中既没有他本人,也没有他的妻子马氏。因这马氏在姜太公背运时曾离家出走,后来看到姜太公有了权势又返回来,不是为了他们夫妻的破镜重圆,而是为了纠缠姜太公封她为神。姜太公不胜其烦,对妻子马氏说:“你嫁到我家,让我穷了一辈子,所以不封你为神,一个妇道人家,整日争名夺利,叽里咕噜的,嘴穷死了,活像个穷神。”谁知他老婆一听,高兴得不得了,以为姜太公封她为神了,就到处乱跑,到处乱讲。老百姓很不喜欢她。因为她是穷神,她一到,立马就变穷了。老百姓实在受不了,向姜太公告发她,姜太公便把她拖回家,训斥她说:“你不要到处跑好不好?”马氏就问:“哪叫我到什么地方去?”姜太公想了想说:“有福的地方你不要去。”时逢大年除夕,老百姓知道后,为防止“穷神”进门,家家户户便在门上贴上了“福”字。 到了近代,春节贴“福”字,又从字形字意上揣摩出“福”字还有“富裕”的含义:福字的“衣”字旁,代表有衣服穿;“一”代表房屋有梁,标志着有房住;“口”代表有人;“田”代表土地有田种,也代表有工作干。连起来就是说,一个人有衣服穿着,有房住,有工作干,衣食无忧,就算富裕,也就是有福。从这个解释来看,“福”字含有富裕的标准,是指居者有其屋,耕者有其田,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。应该说现代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福之人,如果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,又竭力帮助那些还没有富起来的人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,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就无处不是福了。 2014.12 NO.4 第四期(总第十八期) 上一篇青州南燕皇家文化永放光芒
文章分类:
花都漫步2
|